當前位置:首頁-養殖技術
山羊初生羔羊飼養管理關鍵技術 |
2016-03-30 17:06:15 |
山羊初生羔羊飼養管理關鍵技術 做好分娩母羊的接產準備和新生羔羊的管護工作,對提山羊初生 羔羊的成活生長,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。 一、接羔助產 在舍飼養羊或母羊體況較差時易發生難產,為了保證母羊和羔羊的安全,分娩前應做好助產的準備工作。 產前準備。在母羊分娩舍設立專用分娩欄,并嚴格消毒;欄內鋪干凈的墊草,將有分娩征兆的母羊趕入做待產觀察。將產羔期間需用的碘酒、酒精、藥棉、線繩、剪刀、毛巾等進行必要的消毒處理。對確定即將分娩的母羊進行外陰、后臀、下腹等部位消毒處理。 難產處理:胎位不正時,先將胎兒露出部分推回子宮,再將母羊后軀抬高,手深入產道,矯正胎位,隨母羊努責,拉出胎兒。胎兒過大時,可將兩前肢反復拉出、送入,趁勢緩慢拉出。如產道干澀,可提前涂入無刺激性潤滑劑,再實施牽引助產。卻因胎兒大助產困難時,可實施剖腹手術或截胎。 清宮消炎:助產完成后,肌注縮宮素10毫升,促進排出惡露,并向子宮灌注青霉素240毫升、鏈霉素160毫升,每天1次,連續3天,預防產道感染。 二、初生羔羊護理 1.保溫防寒。羔羊最適溫度20~24℃,因此應采用加熱板、紅外線燈或熱風爐等供溫設備,提高產仔欄溫度。同時保證產房溫度不低于10℃。 2.擦干羊體。羔羊出生后,迅速用干凈的毛巾將口、鼻、耳中的黏液擦干,讓母羊舔舐嗅聞,識別仔羊。 3.早吃初乳。初乳中含有抗體及蛋白質等物質,即有助于羔羊提高抗體,又助于胎糞排出。因此,應在羔羊出生半小時內吃上初乳,最遲不超過1小時。 4.假死羊處理。發生窒息時,可將兩后肢提起,使頭向下,輕拍胸部,讓胎液倒出,迅速放入產仔欄,恢復知覺。必要時注射尼可剎米0.5~1毫升促進呼吸,最多不超過2次;已停止呼吸的可向臍動脈注射10%氯化鈣2~3毫升,注射時要求藥物行進緩慢,防治滲漏。 5.斷臍帶。先用消毒剪在距羔羊腹部3~4厘米處剪斷臍帶,再用5%碘酒將臍帶端消毒按壓或浸泡。 6.便秘處理。如果新生羔羊1天排不出胎糞,應立即處理,方法是用溫肥皂水或石蠟油灌腸,也可用手指掏糞。 7.人工哺乳。在出現奶水不足或產羔數多時,應立即采用其他羊奶、牛奶或稀釋代乳粉喂養,喂量一般是羔羊體重的20%,奶溫36~39℃。 三、羔羊的飼養管理 1.訓練補飼。母羊產后20日齡進入泌乳高峰期,之后會泌乳下降。因此羔羊在10日齡訓練飼喂容易消化的優質青干草,促進胃腸蠕動發育,20日齡左右飼喂易消化的配合料,配合料以30%炒黃豆、50%玉米、18%~20%麩皮、1%食鹽和礦物質添加劑等,每日飼喂4~5次,平均喂量在50~80克/只,滿足生長發育需要。 2.日常飲水。羔羊靠乳汁獲得水分是有限的,隨日齡增大和天氣變暖對飲水需求會更多。羔羊補水要求新鮮、清潔,水溫在10~20℃,不能飲用冰涼水和污水。 3.喂料管理。羔羊滿1月齡后,采食量會逐步增加,一般日精料補充料是體重的0.5%,具體配方組成為:20%炒黃豆、50%玉米、8%~10%豆粕、20%麩皮、1%食鹽和礦物質添加劑等,日飼喂量平均在100~120克/只,日喂3~4次,做到定時、定量、定質和定期消毒飼喂用具。 4.羔羊去勢。育肥羊去勢后可助于管理和減少膻味。公羔在20~30日齡時采用閹割法和結扎法。閹割法主要在陰囊下部切口,擠出睪丸,慢慢拉出并割斷血管和精索,傷口處涂上碘酒或抗生素藥物;結扎法用橡皮筋將陰囊基部套緊,阻斷血液流通,15天后會自行脫落。母羔去勢是在乳房一側剃毛、消毒后,用手術刀作一個長約2~3厘米垂直切口,食指伸進腹腔向肷窩方向尋找子宮角和卵巢,緩慢拉出,結扎卵巢基部,并在結扎前端切除卵巢,將子宮復位后進行縫合。 5.適時斷奶。羔羊在3~4月齡時,體重達到15千克左右、能夠消化粗飼料1千克以上時即可斷奶。斷奶時需7~10天適應期,防止出現斷奶應激綜合征。并給予仔細管理,每天飼喂青干草1.5千克或青草3~4千克,精料0.15~0.25千克。精料組成可參照1月齡配方。飲水衛生、青干草優質。 6.免疫接種。根據丹鳳縣羊病預防實際,具體執行免疫程序是:每年2~3月、9~10月口唇黏膜注射羊傳染性膿皰皮炎滅活苗、皮下注射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滅活苗、尾根皮內注射山羊痘滅活苗;每年4~5月、9~10月肌內注射牛O型口蹄疫;3~5月、10~11月肌內注射羊梭菌病三聯四防滅活苗。 |
上一篇:蛋雞養殖應激發生機理及危害
下一篇:圈舍養羊安全過冬注意事項 |